Sunday, October 5, 2025
Home协会活动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观后感

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观后感

文/蒙村老郭

昨晚(9月22日晚),在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八十周年纪念观影招待会。作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环节,这不仅是一场观影,更是对历史的凝视和追思。

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震撼人心。影片真实再现了1942年10月1日的惨剧:日军运输船“里斯本丸”押解着1800余名英军战俘北上,在浙江舟山海域被鱼雷击中。船体受创后,日军非但没有营救,反而狠毒地将舱口封死,把战俘们困在黑暗的船舱里。最终,约840人遇难,大海吞没了他们的生命。影片通过幸存者的回忆、史料的再现,把日军对战俘的冷酷与残忍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心痛愤慨。

然而,在绝望中,人性的光辉没有泯灭。舟山渔民冒着风浪,驾着简陋的木船奋力救援,成功救起数百名异国战俘。正是这份舍生忘死的大爱,构成了历史中最温暖的一笔,也在影片中与日军的冷血形成鲜明对照。

让我格外动容的,是影片中对战俘牺牲者后代的采访。他们带着眼泪与记忆,跨越大洋回望父辈的命运。尤其是结尾,当不同国家的后代们齐聚舟山,站在先辈沉没的海域前,凝望与拥抱,那一幕让我泪水夺眶而出。这不仅是亲人的告慰,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记忆与庄严誓言。

我敬佩这部纪录电影的创作者。为还原真相,他们克服了资金短缺与拍摄困境,走访幸存者与家属,翻阅散落各地的史料,一点点拼凑出完整的历史。他们用艰辛与执着,让这段几乎被遗忘的痛史重新回到世界的视野。

《里斯本丸沉没》不仅是一部纪录电影,更是一份史料的控诉,一份和平的召唤。它提醒我们: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不只是为了缅怀中国的苦难,更是为了铭记全人类对法西斯暴行的共同审判;铭记,是为了避免遗忘;追思,是为了守护未来。

昨夜,我由衷地喜爱并尊重这部影片,也愿全力支持它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愿更多人通过它,记住那1800余名战俘中的遇难者,记住那840条沉没在海底的生命,记住历史的惨痛与和平的珍贵。

RELATED ARTICLES

Most Popular